2006年7月10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女老板刻苦自学化学只为制毒
宁波破获今年首例制毒案
曾祥生 冯建

  本报讯  奉化市大堰镇某小山村里一幢毫不起眼的民房,居然是一个毒品制作试验室。奉化警方近日破获宁波市今年首例制毒案,两嫌犯已于7月7日被奉化市检察院以涉嫌制造毒品罪(未遂)批捕。
  32岁的张某是宁波海曙区人。据张某交代,初中毕业后,她在海曙开了一家西饼屋谋生,日子过得很艰难。张某平时吸食K粉,一次偶然的机会,张某在图书馆查到了关于制作氯胺酮(K粉的学名)的分子式。她于是便将分子式抄了下来,为日后制作K粉做准备。张某的文化程度不高,虽然拿到了分子式,但具体怎么制作、比例如何确定、怎么结晶,她一筹莫展。
  为了攻克这些“难关”,去年3月,张某假称自己是女企业家,聘请了一名化学系的女大学生为自己做家教,辅导有机化学。她将分子式分解成几个步骤,谎称她的工厂里生产的产品需要完成这些工艺,逐一请教女大学生。女大学生信以为真,仔细将原理、操作步骤都讲解给张某听。按照女大学生的讲解,张某买来了试管、烧杯、酒精灯、电子秤以及必备的化学原料,并在奉化山区一个小村子里建起了试验室,开始做起了实验。在所谓的家教课程进行到后期时,女大学生将张某请教的化学式都联系起来,越来越觉得不对劲,她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后,发现张某最终要制造的产品可能是K粉。去年9月,女大学生以学业繁重为由,拒绝继续担任家教。
  大学生的离开让实验一度无法进行下去。同年年底,张某在网上聊天时遇到了自己从小认识的邻居史某。史某当时在江苏做生意,两人不约而同谈起生意难做,钱难赚。于是张某将自己正在制作K粉的事情告诉了史某,并盛邀史某加入,史某怦然心动。不久,史某就从江苏赶到宁波。史某高中毕业,自修过大专课程。两人商定,由张某负责设备、资金和原材料等,史某负责技术。为了摸索出K粉的制作工艺,史某一有时间就在网上查资讯,泡图书馆寻找相关的资料,还买了很多书回家学习。在初步掌握了相关的制作技术后,史某就从江苏回奉化进行实验,失败后再回江苏继续“学习深造”,但每次实验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。
  今年6月,奉化警方布控将张某和史某抓获,并查获了位于奉化大堰的这个制毒窝点。查获时,这个试验室已经初具规模,里面有大量的瓶瓶罐罐,存放的都是制作K粉所需的化学原材料,室内还建起了简易的冷却池。在试验室,警方还查出了3包白色的可疑粉末,总共20克,其中含有苯甲酸乙酯和氯苯甲酸甲酯,而这些都是制作K粉的必备原材料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曾祥生 冯建)